福建铭祥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紫金20万吨铜冶炼废渣综合回收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17-04-07 13:59:40    文字:【】【】【

职业危害评价和检测业务网上公开信息表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名称

福建铭祥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地理位置

龙岩市新罗区大池镇黄美村九曲岭观音坪

联系人

吴伟兵

项目名称

福建铭祥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紫金20万吨铜冶炼废渣综合回收项目

职业病危害评价

项目简介

拟建项目主要包括一座原料制备车间,一座竖炉车间,一座电解车间,一座反射炉车间和一座精铋车间。项目总投资19076.56万元,拟年产精铋800吨,锡铋铅合金1000吨,冰铜400吨。

现场调查、采样、检测

现场调查、采样、检测专业技术人员

现场调查:林友富、李彬、易文婧

现场调查、采样、检测时间

现场调查:2016311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陪同人

吴伟兵

建设项目(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粉尘:煤尘、电焊烟尘、石灰石粉尘、混合粉尘

化学有害因素:铜烟、铅烟、铅尘、砷及其无机化合物、二氧化硫、氢氧化钠、一氧化碳、氧化锌、二氧化锡、氟化物、氟化氢、氯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

物理因素:噪声、高温和紫外辐射。

检测结果

/

评价结论与建议

评价结论

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安监总安健[2012]73号)的分类,拟建项目属于有色金属冶炼中的贵金属冶炼项目,按照《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51号)的规定,该项目可按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进行管理。

综上所述,建设项目自动化、密闭化程度较高,正常生产情况下,有害物质泄漏的可能性较小。但拟建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需根据报告提出的措施及建议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设计和完善,拟建项目若能在以后的设计、施工和正式投产中,将已考虑到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与本评价报告中提出的建议均采取的前提下,项目建成投产后,能满足国家和地方对职业病防治方面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

建    议

1 拟建项目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具体补充措施

1.1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补充措施

建设单位在下一步设计中,职业病防护设施宜完善以下几点:

1)竖炉熔炼车间的加料岗位设置通风排毒罩,用于排除加料位工人可能接触的粉尘、烟雾等职业病危害因素。

2)竖炉熔炼车间的脱硫加灰岗位设置通风排尘罩,用于排除逸散的石灰石粉尘。

3)转炉熔炼车间的加料岗位设置通风排毒罩,用于排除加料位工人可能接触的粉尘、烟雾等职业病危害因素。

4)明确机修车间是否设置防尘毒设施。

1.2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补充措施

建设单位应在下一步设计时进一步完善个体防护用品的配备:

1)防毒口罩:建设单位应为劳动者配备相应的防毒面具,还原熔炼炉炉前工防毒面具要针对砷及其化合物,电解车间防毒面具的滤毒盒应针对氟化氢,铋精炼间的防毒面具滤毒盒应针对氯气。购买前向供应商索要相关资质后再进行选型,满足工作、应急逃生时使用,其更换周期按供应商提供的资料和拟建项目正常运行后现场检测浓度经计算后获得,每各现场作业工人配备1个,活性炭盒应定期更换,并指导劳动者正确佩戴和使用。

2)防尘口罩:为原料制备工段拌料工配备防尘全面罩。

3)防化学品手套:为直接用手接触白烟尘的工人配备手套全浸胶手,减少白烟尘直接接触皮肤。

4)防护面屏:为可能接触到氟硅酸的电解工配置防护面屏。

5)生产管理、调度、保卫、安全检查以及实习、外来参观者等有关人员,应根据其经常进入的生产区域,配备相应的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1.3 应急救援的补充措施

建设单位应在下一步设计中完善以下建议:

1)氯气、一氧化碳检测报警装置应根据标准要求设定预报值、警报值和高报值;在电解车间电解槽氟化氢逸散点设置氟化氢检测报警装置,报警值根据标准设定。

2)有毒气体报警装置与事故通风装置应连锁设置。

3)在电解车间电解槽加药位和精炼车间加碱位设置洗眼喷淋装置,有效服务半径为15m

1.4 辅助用室补充措施

辅助用室宜按以下建议完善设计:

1)在车间内设置现场休息室,休息室内配置座椅、饮用水机、空调等设施。

2)给一线作业工人配置分层存衣柜,每人一个。

1.5 职业卫生管理补充建议

建设单位在下一步设计中关于职业卫生管理的工作应完善以下建议:

1)应配置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2)把砷及其化合物引起的急性中毒添加到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中。

3)明确建成运行后建设单位主要负责人及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接受当地监管部门组织的职业卫生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工人在上岗前应进行岗前职业卫生知识的培训,考核合格后予以录用。

4)在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员工均需组织安排职业健康检查,明确体检费用的承担方。

5)应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号)设置明确各车间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设置情况,包括设置类型、数量、安装位置等。

6)在委外工作中,应与委外单位签订合同,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合同中要明确委外单位在职业病防治和职业卫生管理中的职责,并督促其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护、个体防护、应急救援、职业健康检查等方面的职责。

1.6 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的补充措施

在进行职业卫生专项经费的相应概算时应明确具体经费项目,职业卫生专项经费应包括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组织工作、生产车间改造、生产工艺改进、防护设施建设与维护、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工作场所职业卫生检测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设备购买、职业卫生宣传培训、职工健康监护、职业病人诊疗、警示标识等项目的经费。

2拟建项目建设施工过程职业卫生管理补充措施建议

1)施工项目的职业病防护经费应纳入施工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2)建设单位应建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立专人负责对项目建设、施工期间的职业卫生进行管理,报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部门备案。

3)建设单位在外包工程项目合同的签订中,应当有职业卫生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包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4)建设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委托具有资质的体检单位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体检,尤其是从事高温作业人员在高温季节来临前要进行高温作业人员体检。

5)建设单位应对施工单位的职业卫生负责人进行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施工单位对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教育。

6)建设单位对外包工程项目,应要求施工单位对施工过程中和施工中使用的材料等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要按照《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进行识别,采取相应职业病防护措施如实向作业人员进行告知。

7)建设单位应在施工现场入口处位置设置公告栏,在施工岗位设置警示标识和说明,使进入施工现场的相关人员知悉施工现场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后果和预防救援措施。

8)建设单位应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结束后提供职业病防治总结报告。

9)建设单位应要求施工单位提供的相关材料:

a)证明材料

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影印件;

所有参与该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情况,包括姓名、专业背景、资质证书、在该项目中所承担的工作内容等;

职业病防护设施施工及施工过程中职业病防治总结报告,主要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护设施工程概况、施工方案简述、特殊问题处理、工程质量及控制情况、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施工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施工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记录、人员职业卫生培训记录等,并附相关证明材料的复制件。

b)承诺书

施工单位应当向建设单位出具职业病防护设施施工过程法律责任承诺书。

(10)建设单位应要求监理单位提供的相关材料:

a)证明材料

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影印件;

所有参与该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施工监理的人员情况,包括姓名、专业背景、资质证书、在该项目中所承担的工作内容等;

职业病防护设施工程监理及施工过程职业病防治监理总结报告,主要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护设施和施工过程职业病防治概况、监理组织机构、监理人员及设施投入情况、监理工作成效,并附设计变更、工程变更资料、监理指令性文件、各种签证资料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的复制件。

b)承诺书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向建设单位出具职业病防护设施工程监理过程法律责任承诺书。

技术审查专家组评审意见

专家组

评审意见

 

1.《预评价报告》的编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规、规范的要求;

2.《预评价报告》对建设项目进行了工程分析,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识别;

3.《预评价报告》对施工过程中及建成后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工艺设备、技术材料等描述准确;

4.《预评价报告》对建设项目建成后拟设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体防护用品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5.《预评价报告》对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配置及有关制度建设进行了表述;

6.《预评价报告》针对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及建成后提出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建议较合理、可行;

7.《预评价报告》提出的结论正确。

8.专家组建议:

8.1完善拟建项目的工程分析;

8.2进一步完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与评价;

8.3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措施的分析与评价,补充提出氯气、一氧化碳、氟化氢等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

专家组同意通过该《预评价报告》,评价单位应根据专家组意见将《预评价报告》进行修改并经专家组确认后,提交企业存档备查。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6-2019 福建中检康泰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闽ICP备2023009001号-1